当前位置:首页 > 体系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

2025-05-18 17:43:00

  疫情防控期间,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不少人居家娱乐的诱导游戏选择,许多游戏下载量和流水大幅增长。付费然而,网络一些游戏公司虚假宣传、乱象以不公平规定为自己免责甚至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虚假宣传消费引发不满,诱导游戏相关消费纠纷也开始增多。付费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消费者宅在家里掀起“宅经济”风潮。乱象在此背景下,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诱导游戏娱乐选择,不少网游的付费下载量和流水都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网络一些付费类网络游戏的乱象消费纠纷也逐渐增多。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近日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中消协近期也收到众多消费者对有关网络游戏消费纠纷的反映,主要包括网游公司虚假宣传、以不公平规定为经营者免责、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等。

  不少网游被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一次误点下载了一款名为贪玩蓝月的网游,看宣传说不用充值、送VIP、装备回收。但玩了之后发现,不充值游戏根本难以玩下去。”日前,消费者焦先生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该款游戏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我在玩赛尔号超级英雄的时候,发现游戏充值界面显示充值50元会送六星钻石礼盒,但是充值以后发现根本没送礼盒。联系了客服告知详情以后,客服不作为,要求退款也不行。充值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充值50元获得六星钻石礼盒,充值以后又不给,这不是虚假宣传吗?”2月14日,消费者王先生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

  对此,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网游经营者应诚实守信经营,拒绝虚假宣传。因虚假宣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该予以赔偿。”邱宝昌说。

  以不公平规定为自身免责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通过文案、视频等形式宣传游戏产品的卖点,如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但是其在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但网络游戏经营者对上线游戏产品的展示视频中加贴“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以此为自身免责。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另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网络游戏经营者销售给消费者的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应当和上线推销时的宣传展示一致,不能以消费者购买后的实际为准。消费者看到游戏产品的文案、视频等具体说明,购买了相关游戏产品,双方形成了消费合同关系,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能借助‘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使双方约定处于不确定状态,甚至以此为自己违反约定开脱和免责。”刘俊海说。

  擅自变更已售出游戏道具

  张德志表示,分析近期关于网游的投诉发现,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网络游戏经营者未经其同意,以游戏产品的优化、升级等名义,擅自变更已售出的人物形象、游戏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购买的网络游戏人物形象、道具等产品,具有财产属性,是民法总则确认保护的财产权利。由于网络游戏产品的虚拟性,其占有、使用均在游戏之中,消费者对已购产品的控制能力有限。网络游戏经营者不应借助自身优势,未经消费者同意,以升级、优化等名义,擅自变更消费者已购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效果。”陈音江说。

  陈音江指出,在现实中,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还在服务协议中以单方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概括授权,同意公司对游戏中的任何内容或构成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已购买或正在使用的角色、游戏装备等)做出调整、更新或优化,且不会追究公司任何法律责任,这种做法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索赔权,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24
  • 文化 | 中心 | 综合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南京盛大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  夜间经济点亮红都之夜  “米扬丽格”美容机构被疑偷梁换柱 “进口鼻”歪成了“国产鼻”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文创设计何以圈粉“Z世代”?  报道追踪:蹊跷的证明文件  涉黄涉赌擦边球不断 直播平台饮鸩止渴拼流量  “放心吃”保险理赔难放心 福州市消委会发建议函  江苏大学:竹编非遗传新韵,呵护新苗助成长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自贡灯会:光影交辉传承传统文化  江西景德镇市消协努力探索消费纠纷调解新模式  湖北:四项举措夯实野生动物网上交易监管  中消协开展女式打底裤、连裤丝袜比较试验 测试样品抗勾丝效果不佳  非遗古韵传薪,泉州学子赋能文旅  挽回损失20余万元 江西重拳打击认证违法违规行为  四川发布防范传销提示:传销套路“变脸” 骗人本质不变  报道追踪:蹊跷的证明文件  深圳测试20款驱蚊环和驱蚊贴发现 19款不能完全驱蚊  北京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6类商品单件最高补贴1000元  自贡灯会:光影交辉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选购儿童服装“四注意”  广东深圳: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执法“利剑”行动  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湖北武汉曝光6起典型案例  深圳测试20款驱蚊环和驱蚊贴发现 19款不能完全驱蚊  广东破除转供电“堵点” 确保电费红包惠及用户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追踪:巨额赔偿性消费公益诉讼案宣判  50多部作品亮相2024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  河北召开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座谈会  非遗古韵传薪,泉州学子赋能文旅  北京发放以旧换新补贴 26类商品单件最高补贴1000元  入选无门槛 评奖无限额 食品企业为何追捧“洋”金奖?  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标准化  安徽霍山:人人都是迎客松 主峰脚下主人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数字化赋能美好生活  防疫情 保春运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书写“敦煌故事”  北京昌平:召开保供稳价集中约谈会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大寒 坚冰生春水 寒尽盼春归  报道追踪:欧派公司接受天津消协整改建议  山东加强防汛救灾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  河北召开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座谈会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防疫情 保春运  被自动扣费后提出退款却被收取手续费 脉脉回复:手续费系第三方平台收取  深圳消委会寻找好品质出口转内销产品 10款产品入围  SDK违规搜集个人信息被曝光 上海市消保委将持续发布最新测试信息  周一也能参观了 多家博物馆取消闭馆日  辽宁沈阳启动网络餐饮食安封签全域投放